2025年4月13-19日,金阳县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在我校光华校区顺利举行。本次培训为期5天,以“理论教学+案例分析+实践观摩”为主线,聚焦两会精神及宏观经济解读分析、中央及四川省委一号文件解读、乡村振兴战略之农业产业发展、大模型应用科技创新等核心议题,来自金阳县各乡镇的50余名基层干部参与学习。通过系统性、实战化课程设计,为乡村振兴一线工作者“充电蓄能”,助力县域乡村振兴开创新局面。

开班动员:明方向 强使命
开班式由西南财经大学培训中心干训基地及党政干部培训部主任郑嫦主持。金阳县委党校助理讲师吉哼日博做动员讲话。吉哼日博同志强调,乡村振兴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基层干部需以“学政策、拓视野、强本领”为目标,深入领会中央精神、创新工作方法,在农村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科技赋能等领域主动破题。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站位,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内生动力;二是对标先进,以典型案例为镜鉴探索本土实践路径;三是严守纪律,以扎实学风确保培训实效。
课程设计:重实战 强赋能
本次培训紧扣基层需求,设置“政策理论+实务技能+前沿技术”三大模块,邀请高校学者、政策专家、一线实践者联合授课,课程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深度。
政策筑基,筑牢思想防线:《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持续推进新时代作风建设》,结合基层“微腐败”典型案例,剖析作风建设中的风险点,强调“纠四风、树新风”对密切干群关系、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作用;《解读两会精神 分析宏观经济》,系统梳理2025年两会涉农政策,从粮食安全、产业融合、城乡协调发展等维度,为学员锚定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县域发展坐标。
案例破题,激活实践思维:《“同在一个屋檐下”——乡村振兴实践案例分析》,通过浙江“千万工程”、四川战旗村等典型案例,解码党建引领、群众参与、资源整合的协同机制,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将外部经验转化为本土行动”。
技术赋能,提升办公效能:《大模型辅助办公:以DeepSeek等大模型应用为例》,针对基层工作中公文撰写、数据分析、政策检索等高频场景,现场演示大模型工具的操作技巧,帮助学员突破“效率瓶颈”,实现“智能减负”。
现场教学:观实景 拓思路
组织学员赴成都市郫都区唐昌镇战旗村开展实践教学。作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战旗村以“党建引领、三产融合、文旅兴村”为主线,打造出集体经济发展、乡村治理创新的“战旗样本”。学员们实地考察乡村非遗工坊、战旗村“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的改革经验,以及“村企共建利益联结机制”等创新举措,为学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参考。
现场教学:党建科创融合新样板
“川农牛科创农庄”作为现场教学重点点位。聚焦“科技+农业”融合模式, 打造智慧种养、电商营销、农旅融合全链条,实现村集体年增收。学员实地观摩数字大棚、品控中心,座谈交流。农庄“科技赋能传统农业、党建串联产业资源”的创新路径,为学员提供了可复制的本土化发展思路。
学员反馈:学以致用 信心倍增
培训通过理论教学、案例分析、现场观摩等形式强化互动,学员结合工作实际畅谈体会。
学员表示:“‘川农牛科创农庄’的科技兴农模式让我深受启发,下一步将探索引入智慧农业设备,推动本镇果蔬产业标准化、品牌化发展。”
“大模型工具的学习解决了我们‘写材料难’的痛点,AI辅助生成报表、提炼政策要点等功能,能让村干部腾出更多精力抓实事。”
“战旗村的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证明,整合闲置资源、盘活乡村文旅潜力是关键。我们村有传统手工艺基础,回去后要加快推动‘非遗+研学’项目落地。”
结语:以智提质 向新而行
西南财大培训中心始终秉持“服务地方、赋能基层”的宗旨,此次培训通过精准化课程供给、多元化教学形式,为金阳县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未来,西财培训中心将持续深化校地合作,搭建“政策研究、技术推广、人才培育”三位一体平台,以智力支持助推乡村振兴迈上新台阶,书写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崭新篇章!